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集团动态 > 集团资讯 > 正文

集团资讯

打造骨干职教集团 助力德阳职教综改
发布时间:2019-04-07   作者:

打造骨干职教集团  助力德阳职教综改

——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项目汇报材料

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双创)、社会服务、产教融合

 

200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精神和德阳市建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方案部署,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牵头组建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2010年集团被德阳市列“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项目。2017年四川省教育厅确定集团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四川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2018年四川省住建厅和人社厅印发《四川省培养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将集团列为统筹建筑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基地,打造建筑职业教育平台和产业工人培训平台。

一、深化改革科学构建职教集团治理体系

1、优化集团成员结构

集团由24家企业、25所高校、6所中职院校6家科研机构24个行业协会组成实行会员理事会制,设理事长单位、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领导和四川省教育厅、德阳市人民政府指导下开展工作。

成员区域上形成了以德阳为中心点,川内辐射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外带动了青海、新疆、西藏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成员院校按照“中职—高职—本科”立交桥建立模式,包括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也吸收了中西部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广泛参与成员企业有中建、中铁为代表的大型央企以及地方骨干民营企业,四川建筑业协会、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有力支撑。

2、健全集团运行机制

集团设有秘书处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个机构。按照“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式工作思路,成立由本科高校、高职中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及设计研发等单位共同参加的集团理事会。

作为集团的牵头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将继续改善办公条件,承担活动经费,努力降低集团成员单位的负担,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充分发挥了建设类高职学院的龙头带动作用。

3、规范集团制度保障

集团制定了《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专业办法》、《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教师互培互聘管理办法》、《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学分互认暂行规定》等管理文件。每年举办1次以上集团年会,组织1-2次集团成员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教学、科研与项目合作活动集团运行规范有序

、以人才为核心,狠抓教学改革服务现代建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强化内涵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能力。集团强化内涵建设夯实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七大工程牵头单位建成53个实验实训室,BIM技术中心、盾构技术中心等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坚持“123”人才培养模式,编制了具有建筑院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焊接、工程机械等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抓手,以结构技术中心、盾构技术中心、建筑实训基地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度融入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搭建职教立交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集团对中职-高职-本科教育衔接探索进行了探索。通过职教立交桥和基础能力建设实现院校间合作。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中职高职本科贯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得到全面实现。实现中职每年5000人的招生规模,高职2万人的招生规模,应用技术本科达到1000人的招生规模,让入学的初中毕业生在接受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接受高职教育,高职毕业生接受应用本科教育,初步形成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整体提高四川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层次,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整合教学资源扩展人才培养平台。集团围绕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新型城镇化、新材料与新技术、节能环保、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工业制造2025等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库。牵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通过验收,截至目前,总体浏览量达811万余次,注册用户总数为45298人,用户活跃度高达92.5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工程造价资源库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4门课程,3个项目的资源建设任务,注册学员达65441人。参建的其他6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也在有序推进中。

三、以融合为根本,狠抓校企合作,服务新时期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3、企业参与——拓展夯实校企合作

集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中建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上海建工、北京建工等央企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校企合作。依托西部建工集团合作论坛,不断强化与四川华西集团、重庆建工集团等西部地区大型建筑集团合作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建立了企业积极参与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多种订单培养模式组建了中建一局钢筋翻样工程师班、中铁五局卓越工长班北京建工产业化班等数十个“订单班”,每年45%左右的毕业生在以央企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就业。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集团的建筑设备综合实训室每年为成员单位培养设备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约 3000 余人次;与中国迅达共建的电梯实训室,由集团提供场地,企业投入 450 万元的设备,共建共管,每年培训学生及企业员工 2500 余人次。近年来,集团聘请450名企业技术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打造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基地。集团不断夯实“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参与中建八局与叙永县合作的“全国建筑产业工人培育示范基地”建设,开展西部地区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共计10万余人次开展建筑工人培训15000余人次,开展各类建筑岗位技术管理人员培训6000人次

完善建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集团开设城市管理与监察、建筑法律事务等专业,培养了上千名城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在省住建厅领导下牵头编制四川省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方案5年持续招收继续教育学生3万以上自学考试累计招生5万以上其中建筑行业的社会考生约占55%以上满足建筑工人多层次多样化培训需求,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将终身学习贯穿建筑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

提升城乡建设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集团在省住建厅领导下承担全省城乡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开设全省建设系统区县建设局长班”,培训全省各级城乡建设管理人员500人次承担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住建系统人员培训班”,培训四川省乡镇规划员培训8000人次;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人员技能和管理培训、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岗前培训10000余人次。

夯实建筑技术研发平台。集团建设了“建材环保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建筑与桥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两个市级创新平台完成校企联合“土木工程结构”应用技术创新基地、“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基地、“结构工程”和“建筑施工新技术”四川省高校工程技术创新团队四个省级基地和团队的建设工作,建成施工技术、防灾减震等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建筑工业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批立项。

攻克行业技术应用难题。集团结构技术中心是西南地区唯一能实现三维动态加载实验的结构实验系统,具备静力、伪静力、拟动力、疲劳、三维地震波再现实验加载能力,总静、动载荷载最大等强大功能。承担了包括“港珠澳大桥疲劳性能实验”、控制地基沉降、楔形桩压力灌浆(静压)、德阳市新时期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与建筑风格设计、节能抗震墙体材料、刚柔性隔震消震建筑结构体系、成都市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高钛渣矿物细掺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等一批建筑行业研究攻关项目,为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提供了支撑,实现了深度行业产业与职教融合。

多元合作提升行业管理水平。集团建立“立足行业、项目引导、企业支持、院校领军”的工作机制。联合54家行业企业,牵头编制出12项工艺规程总计231万字组成四川省建筑工程系列施工工艺规程》,破解4800余家企业各自编制之虞,直接节约资金48多亿元,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集团与德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校合作”进一步提升德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执法能力水平集团服务社会职能。德阳市共建的四川建院建筑工程科技法庭(实训室)”,作为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生产法庭,目前已经被列为德阳市“依法治市”重点项目及四川省“依法治省”重点项目。

四、以双创为抓手,狠抓内涵建设,创新平台促进项目引领思路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一)创业孵化全链条构建完整

获得省科技厅对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众创空间的大额专项建设、运营补贴资金,我院是省内首家获得此类补助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正式获得省级授牌。成功建成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完整平台,打通了俱乐部—苗圃—孵化器的梯级递进孵化全链条。

(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以“建筑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为主题,完成了2018年度第二批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的联合申报并成功获得经费补助,目前该平台已建设完成。完成学院近3年的科技成果专利筛选工作,选出具有转化前景的100余项专利进行线上推送。二是军民融合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已完成样机的组装调试和相应可靠性试验,近期将在石亭江污水处理厂对样机进行试运行,如一切正常,将在明年年初开始准备批量生产。三是建筑教育创新产品研发持续深化,为建筑教育信息化产品推向全国做好铺垫。四是继续开展常态化的第三方孵化服务讲座,实施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的常规孵化服务。

(三)创新创业教育高位推进

我院学子在第九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西南赛区一等奖1项。在2018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0项,实现了创青春大赛中金奖零的突破。在第十三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三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其中,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沙龙、讲座60余场次,涵盖我院师生及园区企业2000余人次。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教育20场次,共计600余名同学参加培训。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人数达到110余人,为全院学生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298场次。

 

五、以推广为路径,狠抓合作办学,创新职教服务国家建设思路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集团影响力逐步扩大

3、以打造建设“鲁班工坊”为载体,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

开发“行走的课堂”品牌研学项目,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集团承办多个地区及国家的师生参与的研习活动,其中包括川港师生交流研习项目、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教育领域成果之一的中美百千万计划子项目:“中美未来职业之星联合研习营”,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研习团等。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建筑专业优质教育资源交流融合集团不断拓展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美国、丹麦、英国等一批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共计11项,成功与国外13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与阿曼苏哈尔大学合作建设“鲁班工坊”,下一步将继续走出国门,持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资源优化》改革试点项目,开发优质项目,为建筑产业培育国际技术人才。

促进教师海外教学科研,学生海外深造。集团不断拓展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美国、丹麦、英国等一批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共计11项,成功与国外13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教师海外教学科研及学生海外专升本项目。近年来,共有40余名教师赴海外培训学习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海外实训基地集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毕业学生10届共3400余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尤其受到是国际公司的青睐。100名学生先后前往新西兰 等国家深造、实习、就业。3000余名毕业生活跃在东南亚、非洲及阿拉伯地区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项目上。

 

、以成效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创新职教集团发展建设思路

2018年,学院在德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德阳市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下,学院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多次荣获殊荣,发展成效突出

学院获得了“四川省黄炎培职业教育研究优秀奖”;获得《201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荣誉称号;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要求被推荐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单位”(与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并肩的高职院校);在西博会及亚洲教育年会上荣获“亚太职业院校50强”;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军区表彰为“2017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上“军民融合背景下空气动压轴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研究”、“中澳共建BIM+VR虚拟仿真中心”获得“优秀应用案例奖”。

媒体深度报道,社会高度认可

中央、省、市主要新闻媒体报道学院相关工作161次,其中国家级主流媒体发表报道7次,省级主流媒体发表报道25次。四川卫视《新闻播报》宣传报道3次分别对我院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性试验、师生观看《平“语”近人》等进行宣传报道;《四川日报》集中宣传报道7次,分别对创新创业、对外合作办学、就业等进行报道;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重磅新闻媒体纷纷聚焦我院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性试验、创新创业等工作,对外写好德阳声音。